期刊简介
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,主要刊登人工器官、生物材料、生物力学、生物信息与控制、生物医学测量、医药工程、生物工程、中医工程、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最新成果。适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的科研、工程人员及临床医生阅读,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。
往期目录
-
1999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

- 杂志名称: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
- 主管单位: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
- 主办单位: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
- 国际刊号:1002-3208
- 国内刊号:11-2261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北京市优秀作品编辑奖(89)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
腹部出血的近红外光场分布模型仿真
王红珂;王宏;张言;江莹旭;刘玉冰;李韪韬
关键词:Monte Carlo仿真, 近红外光谱, 腹部检测, 检测深度, 阵列式分布
摘要:目的 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和腹部出血诊断的困难,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创伤、无污染的腹部出血检测的新方法.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近红外光场分布模型.首先,建立了腹部多层组织的生物学模型.然后,为探究腹腔体液和血液对光子的吸收情况,对正常腹部和腹部出血时的光强信号进行了仿真模拟.通过探究光源和探测器间距不同时的光强分布来确定腹部出血位置.同时,为确定出血量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和近红外光在腹部的检测深度,还对出血体积和检测深度的规律进行探究.结果 在模拟腹腔体液和血液对光子吸收时,二者对光子的吸收有较大区别.出血位置的仿真结果表明,当出血位置在光源和探测器连线的中心位置靠光源侧时检测深度深.近红外光在腹部的检测深度为48 mm.在一定范围内,光强信号与出血体积成反比.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浅层腹部出血进行检测,并且具有较好的灵敏度.
友情链接